儿童如稚嫩的幼苗,需要精心呵护和照顾,儿童安全也更是受大家关注。作为父母,要注意身边孩子的安全,教会孩子基本的安全常识,这份儿童消防安全防范提示请查收。
儿童消防安全知识:
一、基本知识
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有着火源。
2、常见的火源有: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3、生活中的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包括: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4.家庭易燃物品有: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沙发、书籍、煤气罐等等。
二、家庭防火常识
1、安全使用炉火
(1)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2)炉体周围应有防护或离开可燃物0.5米以上。
(3)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刮风天倒炉灰更应注意。
(4)生火时千万不要用汽油.柴油和洒精等引火。
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
(1)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2)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3)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4)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5)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三、灭火基本常识
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迫使物质燃烧停止;或将水和灭火剂喷洒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温度,避免火情扩大。
4、对轻微的火情紧急应付措施:
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同学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4)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5)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6)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7)有条件的,还可以学习一些简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四、报警常识
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打电话“119” 向消防队报警,并立即组织人员扑救。扑救时要先救人后救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断电后救火,并注意顺风救灾,特别是野外火场。灭火时一般就地取材,如用水、 砂、土等灭火器材,特别要设法控制火势蔓延。严禁动员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山林火灾的扑救工作。同时要加强不准中小学生参加扑救森林火灾的教育管理,遇有自发 扑救森林火灾的情况,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及时加以劝阻,以防止发生不必要的人身伤亡事故。
报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说明失火单位或住户所在的区(县)、街道或乡、村。有重名时,要区别开来,以免找错。地名或单位名称有相似或易混的字,要加以强调,说得清楚明白。
2、要报清.报全单位和街.巷名称,不要用简称。
3、要说明是什么物质着火和火势大小。这样便于消防队根据燃烧对象和火势大小来决定其出动的车辆和警力。
4、要说明报警人的姓名和所用电话的号码,因报警人所用电话往往离火场较近,消防队在出动力量到达之前,可以用此电话向报警询问火势发展情况,便于指挥调动。
5.报警后,应由熟悉情况的人到离火场最近的路口迎候消防车或指引通道,提供水源位置等情况,以便迅速灭火。
五、自护自救与逃生常识
1、平时在家,父母要带孩子熟悉周围环境!比如知道逃生通道的位置,对逃生路线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如何拨打119火警电话,能讲清失火地址等。
2、火灾发生时,如果幼儿是独自一人,必须第一时间离开火灾现场,什么东西都不要带。如果家长在家,孩子发现火灾后要第一时间找到家长,跟大家一起行动。
3、当疏散通道着火,但火势不大,可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迅速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特别提醒
(一)开门前要先用手触摸门把手,如果温度很高,或有烟雾从门缝钻出,千万别贸然打开门。
(二)如果温度正常或无烟雾钻进,可开条门缝观察外面通道的情况。
(三)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注意用湿毛巾捂好口鼻。
(四)当楼梯等正常疏散通道火势太大无法穿越时,家长可以带孩子通过房屋上的阳台、落水管或利用竹竿等逃生。千万别和孩子乘电梯!因为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或被火烧坏!
(五)当上述逃生之路都被大火封锁时,家长应该带孩子退回房间,关好门,用湿衣服、湿毛巾等堵住门缝,有条件的要泼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同时,可向窗外扔小东西、挥舞衣服,在夜晚时可向外打手电筒求救。
(六)如果烟雾太浓,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但不宜呼叫,防止烟雾吸入。火灾发生时,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躲避,这些地方不仅危险,而且不易被救援人员发现。
(七)如果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又没有其他自救方法时,家长可以用绳子,或者将床单、窗帘等撕成条状,抓紧并拧成麻花状连接起来,一端栓在牢固的门窗等可靠的支撑物上,然后带孩子依次顺其滑下,逃离火灾危险区。
回顾近年来的电梯事故,受伤害最多的都是儿童,有的孩子为此留下了终身残疾、还有些甚至付出了稚嫩的生命。除了质疑电梯质量,商场监管等问题之外,儿童乘坐电梯时行为不当也是事故频发的主因。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也要恶补一下孩子乘坐电梯的安全常识了呢?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儿童时期是眼睛发育的重要阶段。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不正确的用眼方式容易导致一些孩子视力下降。为了做好保护儿童视力的工作,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些保护儿童眼睛的小常识,助力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用眼、护眼的习惯。
节假日期间,大家都喜欢出行游玩。那么在人潮拥挤的地方,如何防止踩踏事故的发生?发生了踩踏事故应当如何自救呢?
当灾难发生时,尤其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怎样才能安全脱险值得家长以及幼儿园老师去思考。所以,为了宝宝的安全,为了避免悲剧的发生,父母与幼儿园老师从小就应该对孩子进行地震安全逃生知识的教育。这样,当地震发生时,就算宝宝是独自一人的时候也能够安全脱险。
儿童在生活中容易遇到哪些危险隐患?孩子们在面对危险时真的可以正确自救吗?所以家长一定要提前让孩子了解一些安全常识,在关键时刻对孩子有一定的帮助。